原创

《股票魔法师:纵横天下股市的奥秘》第3章 3.1 转折的开始

我脑中积累的知识,不光来自于30年的投资经历,还包含了前人的研究。尽管我吸收、精炼了它们,并把它们重新梳理为“入场点分析”(SEPA),使之与我的交易风格相适应,我仍然必须承认,SEPA理论受惠于很多前辈们。我的启蒙书籍是理查德·勒夫撰写的“Superperformance Stocks”。尽管书中大篇幅内容都是在讲述政治周期,其第7章,对高业绩股票的共同点分析,深深地启发了我。勒夫研究了1962—1976年间两年内增长不低于300%的股票的特性,他把这些股票称为具有超常业绩的股票。

勒夫的观点抓住了我的眼球,但开始的时候我并不确定如何将其应用在自己的交易上,所以这些信息一直待在我知识仓库深处没有被使用,而我则在继续学习别的东西。1988年,我读了一篇刊登在3月金融分析师月刊里面的名为“一个股市赢家的解剖”的文章。文章讨论了对优秀股票、那些每年增长超过100%的股票的分析。作者马克·菱格纳姆深入研究了222只这样的股票,希望发现是什么赋予了它们超常业绩的属性。

在我阅读该文章的时候,文中那些语句唤醒了我对勒夫所写书的回忆,文章与书中有很多内容是相通的。而且,两者的目的也都是一样的:专注于那些带来最大资本增值的股票,并研究这些股票的特征。现在我要干的就是重新阅读勒夫的书了。幸运的是,虽然这本书已经绝版,我的一个朋友在加拿大的一个书市中找到了它,并花了一美元帮我买到了一本。手上有了勒夫的书和菱格纳姆的研究结果,我比较了两者的结论并且着重看了两个结论的相似点。在我比较的过程中,我对他们的观点(大家熟知的反向因子模型)更有信心了,并且认为我可能可以用它有条不紊地找到最好的股票。它帮我确定了研究股票的方向:研究最好的,从而发现最好的。

勒夫的研究让我学到了是什么让股票价格疯长。研究结果让我对三个很重要的结论坚信不疑:

1、世界上是存在正确和错误的买股票的时间点的。

2、具有超常表现潜力的股票是可以在它们价格飙升前被识别出来的。

3、只要正确地进行投资,在短时间内用少量资本致富是可能的。

正文到此结束
该篇文章的评论功能已被站长关闭
本文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