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鲁法则:如何选择成长股》第14章 14.3 科技股的评价方法
评价这5种不同类型公司的方法,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
1.领先的公司
一家领先的公司,和任何其他的成长股极为类似,并且很容易评价。关键的因素是市盈率、增长率、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现金流、现金状况,以及该行业整体的长期前景,还有该公司在这一行业中的竞争优势。
2.有抱负的公司
对于有抱负的领导者,需要稍微谨慎一些,因为它跌倒的可能性更大。应当更加关注该公司在行业中的位置、它的行动方案,以及它的流动性。此外,应当避免市盈率倍数过高的公司。当该公司成为一名领导者,或者假设它成为一名领导者,它的市盈率倍数将倾向于下降到更正常的水平。假如你开始投资一家股价为盈余30倍之高的公司,并且该股票的市盈率最终有可能下降到比如说是15倍的水平,管理层将需要让每股收益翻番,才能让这些股票站稳脚跟。
因此从本质上来说,拥有低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并且其市盈率偏离平均水平不太远,这样的一只股票才是理想的。你或许认为,像这样的股票难以找到,但是泰力斯派公司和飞创康姆泰科公司在早期都拥有吸引人的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迄今为止,佩森公司和赛捷集团拥有吸引人的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已经有一段时间,而阿兹兰公司在1996年年初的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也非常吸引人,只有0.36。
3.小公司
当投资于非常小的科技公司时,应当更加谨慎。假如所有的条件看起来都不错,此时你正在进行投资,你或许发现,有关市盈率倍数的要求太严格了。你总是要牢记在心,或许存在着一个潜在的问题,比如说未预料到某一关键产品的过时,或者是日益增加的竞争。对一家极小的公司而言,这些事件中的任何一个,可能都足以让它置身于批评名单之列,所以应当寻找拥有低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的公司,避开那些市盈率倍数极高的公司,并且在心中牢记,该公司的流动性和其现金流状况尤其重要。
4.研究与概念公司
没有盈利的公司最难评价。它们全都与对未来的希望有关,而且投资者常常会冲昏头脑,因为他们多半是抱有希望的人。让投资者失望的公司名单非常长,令人感到悲痛。然而,当牛市再次到来时,他们会迅速忘记过去的失望,并且专注于下一个财富之路的故事。
只有极少数概念股能变成大公司。它们中的大多数半途而废,有一些只取得了中等程度的成功,而其他的公司则被收购。然而,新发行的科技股还在继续吸引着投资者,他们永远抱有希望,认为自己有机会购买到下一个微软公司的股票。
在给你一些购买概念股的建议之前,我想要告诉你一个警世的故事。它所涉及的公司,在上市时仍然处于亏损状态,拥有雄心勃勃的研究项目和对未来的厚望。
普罗透斯国际公司(Proteus International)在1990年5月上市,当时的发行价格为84便士。从那时开始,它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股票发行,为进一步的研究和持续的亏损提供资金。从1992年到1994年年初,它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评价,大多数时候,其价格都超过了400便士。1994年年初,当伦敦《标准晚报》(Evening Standard)邀请我指定一只股票来卖空,以作为熊市的赌注,我指定的是普罗透斯国际公司。这是一个很对的选择——在1996年年初,它的价格已经跌到了50便士。
普罗透斯国际公司的活动,在REFS里有所描述,对高科技行业的投资者而言,应当一直是一个梦。但是该公司看起来发现自己很难盈利,并且它的研究支出以令人担忧的速度,耗尽了连续的股票发行所筹集到的资金。美国人在提到这一类的股票时,常常说它们拥有一个“烧钱率”(burn rate)——在它们需要进行另外一次股票发行之前,烧光它们现金所需要花费的年数。
我参加了一个有关医疗保健股的研讨会,当时我正在为《独立报》(Independent)撰写文章,而普罗透斯国际公司的股票价格达到了大约400便士的水平。下面是我在1993年4月的一篇文章中所做的评论:“普罗透斯国际公司的表现丝毫没有让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市值已经超过了1亿英镑,而且它的首席执行官讲话的方式,就像一个与商业无关的火星人,谈论着有关计算机辅助分子建模,以及药物合理设计的内容。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看不到盈余,所以投资者很可能期待着一连串有关新的高科技合资企业的公告,以及一系列的股票发行。对我而言并非如此。”
1996年5月,它曾有一次价格为45便士的援救性股票发行,而该公司现在或许已经站稳了脚跟。
假如你决心投资研究及概念股,下面是我所建议的一些指导方针:
1.避免投资于拥有巨大市值的概念股。即使它们能获得成功,它们的股票价格要站稳脚跟,还有太多的事情要做。
2.避免投资于没有销售,并且看起来有数年都没有盈利的概念股。请记住,利润从来不会突然出现,就算这种事情真的发生,你或许还必须等待好长的时间,才能弄清楚你的投资。
3.避免投资于一直在违背其诺言的概念股。延迟产品的实现和商业应用,都是令市场讨厌的事情。
4.确保概念股在未来数年的资金都十分充足,这样接下来的两次股票发行,将不会过度压低股价。
5.将投资于概念股看作在进行一系列的赌博。所有这类股票都是风险大的赌注,所以要寻找胜算高的对象,并且下不止一个赌注。假如市值相对较小,并且股票的价格并未大幅折价,那么你在每个赌注上的胜算将会提高。假如该公司未来有望盈利,并且不需要另外一次股票发行,就能有充足的现金流持续经营下去,那么每个赌注的胜算也会提高。
5.价值暴跌的公司
假如你喜欢这种类型的公司,你应当阅读《超级强势股》,一本由顶尖的美国投资者肯尼思·费雪所撰写的极好的书。这本书是《科技投资》的编辑康纳·麦卡锡推荐给我的,他告诉我,费雪的观点也对他选择科技股的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本质上来说,费雪的观点是,科技行业中成功的成长型公司,常常会出现一次“阵痛”,这有可能是在旧产品的逐步淘汰,以及改进后的新产品取而代之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个缺口引起的。其他可能的原因,包括创业阶段有关新产品的困难,或者是一次不幸的收购。
成长型公司常常会被高估,但是,经历了一次阵痛之后,市场会以另外一种方式作出反应,迫使这些股票的价格下降到以前未经查明的水平。同时,遭遇到这类困难的公司,通常会开始一段内部重新评价及重组的时期。最终,公司会削减日常管理费用,开发出新产品,并且市场营销也会合理化。
管理层也倾向于持有这种观点,即假如他们打算暂缓公司的盈利增长速度,他们或许也会很彻底,核销掉所有可疑的资产,对每次的意外事故提取应急准备金。假如该公司那时候设法复苏,它常常会比以前强壮很多。
当一家公司企业正在经历一次阵痛时,传统的评价指标,比如说利润和市盈率有可能变得毫无用处。当一家公司正在产生亏损时,它有可能跌入了股票市场中的一类黑洞。当一家公司陷入黑洞时,知道如何衡量其价值的投资者,比起那些仅仅依靠猜测的投资者,在操作中具有相当大的优势。
在投资一家公司之前,等待它出现两次盈利警告是值得的。第一次盈利警告不太可靠,因为管理层对公司复苏的前景的态度常常还是过于乐观。而对于第二次盈利警告,他们通常会对每一次可能的意外事故提取准备金,并且在与之伴随的忧郁之中,该公司股票的价格会下跌,从而变为值得购买的对象。彻底的玩世不恭者,可以等待出现第三次盈利警告。
- 本文标签: 祖鲁法则:如何选择成长股
- 版权声明: 本站原创文章,于2021年02月11日由迷哥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站所有文章、数据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