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祖鲁法则:如何选择成长股》第14章 14.1 互联网,科技股最重要的卖点

在1996年年初,“互联网”仍然是科技股中最能让投资者兴奋的词语。任何与互联网有联系的股票,无论这种联系有多微弱,几乎必定会在股票市场中享受更高的评级。

由于互联网未来对投资者可能很重要,所以我邀请了《科技投资》(Techinvest)的编辑康纳·麦卡锡(Conor McCarthy),来帮我作出界定。下面是他在1996年4月所说的一段话:

互联网是一个由全世界大约4万家公司、教育及研究机构的计算机网络,以松散形式构成的网。它由美国国防部在1969年创立的一个研发通信网络演化而来,当时创立这个网络的初衷,是为了确保全国范围的通信设施能够在核战争之后继续运行。

因此,这个网络是基于简单的原则而设计的。没有中央控制点或管辖权,因为任何的核袭击显然会将它除掉。线路之间相互连接,因此不可能提前预测,因为一次袭击或许会彻底摧毁大块的网络。因此,网络中所有的节点和所有其他的节点地位相同,每个节点都有权利产生、传输和接收信息。

信息本身将会被分成以1和0构成的电子代码数据包,每个数据包将分别拥有不同的地址,通过网络从一个节点漫游到另一个节点,直到它找到它的目的地。

基本设计原则在互联网上盛行至今,并且这也正是它可以如此轻松地传播和复制的原因。假如一条信息遵守国际公认的TCP/IP协议,它将可以送达目的地。这是一个技术上的标准,而不是一个社会或政治上的标准,这也是极权主义政权痛恨互联网的一个原因。

任何遵守要求的标准网络,它本身就变成互联网的一个部分。直到1989年,人们才觉得应当将商业服务连接到互联网上。现在它们开始主导互联网了。结果,系统的使用就如火灾一般迅速发展。当前的用户数目大约有3500万。

理论上,互联网是由它的用户所控制的。但是不存在你可以付费加入的官方的互联网。相反,每一群访问互联网的人对他们那一部分负责。

既然互联网在本质上是无政府主义的,它的使用并不简单。很多类似尤尼帕姆(Unipalm)这样的商业公司,它们为了促进与互联网的连接而纷纷涌现出来。其他的公司,比如说美国的网景公司,已经创造出相应的软件,可以让你更轻松地漫游互联网,找到你想要的信息,提取它并以一种用户友好的形式呈现出来。

人们使用互联网来在地理上分散的地区之间交换信息。这些信息既有可能是计算机数据,也有可能是电子邮件、商业订阅以及公共数据库,也都可以进行远程访问。通过成千上万的电子公告板和讨论组,可以交流各种新闻和信息,它们涉及的内容几乎包括无限多的主题。

任何与电话网络相连的家庭,都可以访问互联网;所需要的一切就只是一台个人电脑,一个调制解调器,以及向一家当地服务提供商进行月度订阅。在那之后,你所需要支付的所有费用,只是打一个市内电话的成本,无论你连接到世界上哪个地方,也不管你连接多长时间。

正如你所看到的,互联网的用户只需要以本市通话的成本,就可以获得他们所需的信息。信息的供应商希望网上“冲浪者”变得沉迷于网络,而当引入以时间为基础的收费系统时,他们将会准备好为他们所需要的信息付费。在我看来,这是一个相当模糊的概念,一些科技公司正是基于这一概念,而享有巨大的市值。当前对互联网的狂热会使价值投资之父本杰明·格雷厄姆在九泉之下不得安宁。

尽管存在着泡沫,要想不卷入人们对计算机公司股票的这股热情,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1996年7月初,高德纳集团(Gartner Group),领先的IT行业分析者,估计仅仅对于欧洲而言,修正千年虫问题[1]的总成本就将达到1200亿美元。

在高德纳集团作出预测之后几天,IBM公司警告说,假如欧洲货币联盟(European Monetary Union)按计划启动,那么计算机行业将会陷入混乱。IBM公司预计,处理这一转变所必需的技能极为短缺,尤其是对计算机进行重大修正,以应付世纪末问题的日期日益临近的情况。

这两个重大事件,加上互联网日益增长的重要性,以及科技行业持续的巨大进步,当时应当能够确信,计算机服务公司在未来的3到4年里会以极快的速度增长。在这种行业背景下,很难想象参与哪个企业能比提供计算机专家,并辅以培训项目、提供各种计算机难题(比如说病毒、彻底完成新系统的转换)解决方案的企业更好。硬件和软件的供应商也将从格外好的贸易环境中获益,但是对它们来说,在合适的时候拥有合适的产品是一个更大的问题。

正文到此结束
该篇文章的评论功能已被站长关闭
本文目录